当前位置:微财经-财经媒体新门户 > 旅游 > “五一”小长假平塘接待游客60万人次收入4.6亿正文

“五一”小长假平塘接待游客60万人次收入4.6亿

2019-05-07 15:30

  多彩贵州网讯(廖坤)今年“五一”假期,平塘县各景区景点假日旅游气氛浓郁,景区处处人声鼎沸,全县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平稳运行,假日旅游工作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截止5月4日,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再创历史新高,全县共接待游客59.82万人次,收入4.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4.88%、70.47%。其中,过夜游客0.78万人次,同比增长32.8%,一日游游客46.24万人次,同比增长31.75%。

  “中国天眼”科普研学游吸引天文爱好者纷至沓来

  坐落在贵州平塘的中国天眼科普教育基地,作为面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场所,依托“中国天眼”的品牌效应,每年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访客前来参观、研学。

  节日期间,不少家长、老师、研学团队带着孩子前来参观学习。王正是来自四川的一名学生家长,乘着节假日跟随研学团带着儿子一起来到了天文科普教育基地参观。“我们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更多的天文知识,包括中国天眼,让孩子更早的接触,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大国重器,培养他们对天文知识的求知欲,了解国家的科学,增强自豪感,对他们的成长有好处。”

游客在“天眼”景区酒店等待办理入住

  为真正使中国天眼科普基地成为中小学研学目的地,平塘精心打造天文探秘课堂、手工制作课堂、天文探索课堂、专家公开课等内容,以学生作为主角深入体验,让研学团队及各地访客通过这些课堂,去了解、探索、学习天文知识。目前,中国天眼科普基地重点打造的研学产品已吸引了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全国各地的研学团队以及周边广西、贵阳、都匀、罗甸等县市的中小学研学团前来研学。

  据科普基地运行副总经理莫元姗介绍,小长假期间,每天预订研学游人数都在1800人左右。访客们可以参加天文体验馆等一系列天文科普活动,也可以到瞭望台实地观看国之重器,学习一下国之重器有哪些技术上的突破、创新,了解中国天眼自主知识产权等一系列的科技知识。

  乡村旅游受青睐 短途旅游需求旺

  随着平塘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的日臻完善,旅游线路的成熟、旅游价格的平稳、良好的区位优势、方便快捷的交通和高性价比的旅游产品吸引了广大游客的目光,为游客提供了一条条更加贴近自然的生态旅游路线。

  “五一”小长假期间,平塘周边的甲茶、掌布、六硐等景区成为了周边贵阳、都匀、独山游客的首选地,游客中大部分以短线游客为主。另外还有广西、重庆等省外游客也选择平塘作为旅游目的地。

游客在草地露营

  独平高速、余安高速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清晰明了的旅游标识、道路指示牌,较为完善的自驾服务体系,为游客自驾出行提供便利条件,本次小长假全县主要旅游景区自驾车游客明显增加,尤其是有组织的自驾车明显增多。在甲茶景区停车场,停放着不少来自广州、贵阳等省内外上百辆自驾游车辆,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为缓解出行压力,甲茶旅游景区还制定了景区车辆分流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景区旅游秩序井然。甲茶景区负责人左龙波介绍说:“根据停车场的情况,超过200辆车辆,我们要进行车辆分流,第一步分流主要是分往农家乐小院子,农家乐小院子的容量目前可以容纳200辆车,我们只预留了150辆车,50辆车位作为应急预用,在50辆之后,我们要及时的和公安交警沟通,请公安部门协助进行分流,主要是在进入景区的路口,在国道G552拉岭路段进行分流,分流入其他景区,如京舟景区、六硐景区。”

  发展近郊旅游 助力脱贫攻坚

  伴随着平塘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平塘县城周边区域风景宜人,空气清新,每到节假日期间,便会成为上班族们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5月2日,小长假第二天,很多游客早早来到位于金盆街道双江村的龙洞旅游山庄、绿草滩风景区度假。近年来,绿草滩、龙洞沿线早已成平塘县城市民烧烤、春游的胜地。而近郊游的火热,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为他们增收脱贫。

  杨芬奇是双江村的贫困户,每逢节假日、周六日,她都会到这里来工作,“开春以后,客人越来越多,老板聘请了我们村十多个人来这干活,主要是帮客人们做点服务,帮她们配点烧烤的碳火,负责景区的卫生打扫,一天工资一百多块。”

  在者密镇,六硐景区牢牢抓住“六硐大坝·花园农家”旅游扶贫示范点建设的机遇,充分发挥田园、峡谷、河流沙滩、草地等特色资源优势,建设了宜居、宜业、宜游、宜休闲的生态旅游观光体验型景区。政府出资修建的14个烧烤棚和两个帐篷岛,交由平河村的群众管理并享受分红,积极探索出了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新路子。

游客在休闲烧烤

  石开亮是平河村副主任、六硐景区管理员,像往常一样,他正在对景区进行巡逻,同时指导村里的贫困户在景区务工,谈及景区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时石开亮介绍道,“每天游客到这里来烧烤我们就收取一点卫生费和服务费,烧烤园的收入一年预计在20万块钱左右,从所得的盈利当中,我们抽取百分之三十分给平河村的37户贫困户,剩下的又抽取百分之六十分给村民,剩下百分之四十就分给在里面上班的务工人员。”据了解,假期前两天,到六硐景区的游客已超过三千人,目前仍呈继续增长趋势。

  按照“乡村旅游促脱贫”的思路,平塘县近郊各景区通过鼓励贫困户和村集体参与经营管理的形式,支持群众发展草地露营、户外烧烤、林下休闲娱乐等活动,实现了旅游收入分红脱贫一批、旅游就业带动脱贫一批,推动了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直接为当地人民群众带来了“人气”、“财气”助推群众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