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微财经-财经媒体新门户 > 女人 > 宝妈易怒或非“无理取闹” 产后抑郁应尽早干预 正文
宝妈易怒或非“无理取闹” 产后抑郁应尽早干预
宝妈易怒或非“无理取闹” 产后抑郁应尽早干预
2019年05月14日08:32 来源:新华网
初为人母,本是值得喜悦的事情。但有的妈妈在生完宝宝后,却开始出现情绪低落、易怒易躁、悲观绝望等现象,严重的甚至会做出伤害自己和孩子的举动。专家提醒,这些现象是产后抑郁症的表现,多见于妊娠期到产后一年内,家人对此应予以理解并尽早干预。
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卢瑾介绍,约有50%到85%的产妇会出现产后精神不良,其中10%到15%会患上产后抑郁。产后抑郁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既往抑郁病史、产后激素分泌失调、围产期经历生活应激事件等。
家人的不理解,往往会加重新生儿妈妈的不良情绪。“每次想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情绪,家人就会说我想太多,太矫情。”确诊了产后抑郁的王女士表示,意志消沉的状态在自己生小孩后持续了几个月,“觉得没有精力带孩子,容易受刺激,丈夫却认为我在无理取闹。”王女士说。
“在轻度到中度的围产期抑郁非药物治疗中,伴侣给予的感情和行动上的支持非常重要。”卢瑾医师同时指出,如果没有对产妇进行正确的问诊,大多数的产后抑郁病例可能会被漏诊。“许多妈妈抗拒到精神科看病,存在对产后抑郁的歧视和病耻感,这也是治疗中面临的阻碍”。
专家建议,在出现长期无法缓解的抑郁临床表现后,应尽早进行产后抑郁筛查,配合心理干预、互助小组、运动、按摩等非药物治疗。“目前精神科在各级医院中已经基本普及。与家人进行有效沟通,正视病情及早就医,对母亲的角色适应和母婴的情感连接都将有很大的帮助。”卢瑾说。(记者 刘宇琪)
(责编:翟悦(实习生)、杨迪)
推荐阅读
“网约护士”试点近三月 居家护理还需迈过哪些门槛? 打针、静脉采血、伤口换药……这些常见的医护服务以前必须到到医院或社区才能进行,对于失能人士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还是很不方便。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网约护士”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只需动手点击手机APP,就可以享受便捷的护士上门服务。今年2月12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如今,距离通知颁布已有两个多月,试点工作有何进展,又面临哪些问题?【详细】
养成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你健康一辈子 几串葡萄能让皮肤更细腻,一杯绿茶能让头发更浓密。英国《魅力》杂志近日发布的《人体修复食谱》指出,某些食物能够让你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完美。【详细】
相关新闻
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人群及早干预可预防糖尿病
精彩图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