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微财经-财经媒体新门户 > 科技列表

  • 裸眼3D,让医学影像更立体(科技大观)

      裸眼3D,就是在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的情况下,用人眼直接获得具有空间、深度的逼真立体影像。早在100多年前,人们便用光栅或透镜的方式将影像分别投影到空中。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局限,因为它形成的图像并不是完整的信息,只是让人产生视觉上的视差,通过这种视差合成为三维的...[详细]

    文 / 2020-03-18 热度:193

  • 有了5G,我们还需要专网吗

    有了5G,我们还需要专网吗   2020年,5G网络建设进入快车道,公共通信网络(以下简称公网)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飞速发展。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相较于各大运营商积极投建运营的公网而言,专网领域的布局整体相对落后,还有待被5G技术的光芒点亮。  什么是专网?专网技术发展现状...[详细]

    文 / 2020-03-18 热度:112

  • 战“疫”情 当好“守护者”

    战“疫”情当好“守护者”   抗击疫情复工复产责任在肩,守护安全使命在心。疫情面前,浙江省交通集团衢黄管理处党员干部向战“疫”一线集结,守初心担使命、舍小家顾大家,扛起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筑就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在衢黄管理处在支暖心队伍中,流动着一个高大...[详细]

    文 / 2020-03-18 热度:213

  • 王军志院士:我国新冠疫苗研发进展顺利 不会慢于国外

    人民网北京3月17日电(赵竹青)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7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药物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攻关最新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表示,我国新冠疫苗研发进展目前总体上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不会慢于国外。根据王军志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我国已有疫苗研发单位向...[详细]

    文 / 2020-03-17 热度:220

  • 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可防止肺纤维化 远期预后好

    人民网北京3月17日电(赵竹青)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7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药物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攻关最新情况。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张新民表示,我国正在探索使用干细胞等新技术、新方法治疗新冠肺炎,临床结果安全有效,且对于防止肺纤维化、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详细]

    文 / 2020-03-17 热度:199

  • 携手抗击新冠肺炎 侨商侨企同心战疫在行动

      2019年岁末,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灾难突然降临武汉,之后这场灾难很快蔓延到湖北乃至全中国。疫情牵动着每一个海外华侨华人的心,全国侨商、侨企纷纷挺身而出,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投身到“战疫第一线”,慷慨解囊,捐款捐物。  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严防严控阶...[详细]

    文 / 2020-03-17 热度:223

  • 新神经算法芯片有了“嗅觉”

    新神经算法芯片有了“嗅觉”   科技日报北京3月16日电(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机器智能》杂志16日发表的一项人工智能研究,英特尔神经形态计算实验室以及康奈尔大学的联合团队报告称,他们实现了一种设计用来模拟生物嗅觉的神经算法。这项成果意味着一种强大方法的出现,在...[详细]

    文 / 2020-03-17 热度:217

  • 中医在防治疫病中何以与西医结合发挥作用?

    中医在防治疫病中何以与西医结合发挥作用?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记者田晓航、魏婧宇)专家团队研究证实,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中西医结合与单纯使用中药和西药相比,能较快地改善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核酸转阴率,有效减少轻型和普通型向重型...[详细]

    文 / 2020-03-17 热度:219

  • “长三甲”火箭开行“北斗专列”(创新故事)

      日前,北斗系统第五十四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意味着距离北斗全球组网的完成仅“一步之遥”。每一次北斗工程的发射任务,都少不了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托举,该系列火箭被人形象地称为“北斗专列”。此次,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也再次刷新发射纪录。  北斗...[详细]

    文 / 2020-03-16 热度:219

  • 新基建科技成色十足

      特高压高架线塔雄姿。  工作人员在测试5G基站。  参观者在人工智能展会上与机器人互动。  特斯拉充电桩在给车充电中。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中华大地沐浴在无边的春色里。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磨砺的中国正在迎来有序复工复产的热潮,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呈现出新的蓬勃...[详细]

    文 / 2020-03-16 热度:197

首页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下一页 末页 2602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