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微财经-财经媒体新门户 > 科技列表

  • 科技支撑:柞水“小木耳”变致富“金耳朵”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陕西南部的商洛市柞水县金米村,调研脱贫攻坚情况,并实地考察金米村产业扶贫成果。曾经因“山上有金、地上有米”而得名的金米村,囿于交通不便,土地稀少,成为柞水县有名的贫困村。柞水县把木耳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通...[详细]

    文 / 2020-04-22 热度:114

  • “新基建” 新动能 新引擎

      在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流水线上作业。  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数字化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助力防疫抗疫的硬核科技到便利复工复学的“云课堂”“云办公”“云签约”,从助力中小企业抵御风险到赋能...[详细]

    文 / 2020-04-22 热度:186

  • 我国将建北半球最高巡天能力望远镜

    我国将建北半球最高巡天能力望远镜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日前,该校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同签署了关于“大视场巡天望远镜项目”合作协议。此举标志着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简称“WFST”)正式落地青海省海西州冷湖赛什腾山天文台址,也使该项目建设迈出关键一...[详细]

    文 / 2020-04-21 热度:107

  •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落地青海

      本报合肥4月20日电  (记者田先进、贾丰丰)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大视场巡天望远镜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简称WFST)正式落地青海省海西州冷湖赛什腾山天文台址。  WFST为中...[详细]

    文 / 2020-04-21 热度:108

  • 让科学声音跑在谣言前面(创新谈)

      应当站在夯实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高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建立起更加健全的应急科普工作机制    当前,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全力协同抗疫,有效控制疫情,离不开人们自觉、科学地参与疫情防控。戴口...[详细]

    文 / 2020-04-21 热度:171

  •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货车“状态修”填补国内空白

    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货车“状态修”填补国内空白 【环球网综合报道】近日,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货车“状态修”健康状态诊断模型及状态监测维修系统(HCCBM)全面投入试运用,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货车检修由“计划修”向“状态修”正式过渡。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铁路货车检修行业的技...[详细]

    文 / 2020-04-20 热度:106

  • 科学看待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科技视点)

      在北京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样品进行纯度检测。  新华社发  在上海,工作人员演示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实验过程。  新华社发  近日,疫苗研发传来好消息:我国3个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包括由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腺病毒...[详细]

    文 / 2020-04-20 热度:172

  • 新基建助推产业互联网提速(专家观点)

      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在医疗服务、科研攻关、协同办公、在线教育、物资调配等各条“战线”,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发挥出新基建的头雁效应。  “中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疫情防控中,我们看到了新基建的潜力。”...[详细]

    文 / 2020-04-20 热度:191

  • 【新闻特写】98岁天文学家韩天芑康复出院

    【新闻特写】98岁天文学家韩天芑康复出院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年98岁的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韩天芑在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疗两个月后,目前已康复出院。看到自己生活了70年的城市,在控制疫情后正逐渐复苏,老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记者前来采访时,正处于居家隔离阶段的韩...[详细]

    文 / 2020-04-20 热度:99

  • 阿里整合资源开拓AIoT赛道 推出“精灵伙伴计划”

    阿里整合资源开拓AIoT赛道推出“精灵伙伴计划” 4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库伟宣布,阿里云IoT和天猫精灵正式资源整合,共同开拓AIoT行业,帮助3C、数码、大小家电、家装家居等行业智能化升级。为支持合作伙伴在疫情后快速复苏,阿里巴巴将投入亿级资源开启“精灵伙伴计划”,...[详细]

    文 / 2020-04-17 热度:113

首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末页 2602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