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微财经-财经媒体新门户 > 教育 > 和平区劳技中心暑期开放15门课程31个项目 劳动实践课“玩”正文

和平区劳技中心暑期开放15门课程31个项目 劳动实践课“玩”

2020-07-20 00:57

内容提要:智能家居应用设计、现代家政技术、泥造型工艺、现代农业技术、汉服设计与制作……这个暑假,来自和平区9所高中学校的2000多名新高三学生,在和平区劳技中心的31个劳动实践课堂上“玩”出了精彩。昨天,记者走进和平区劳技中心,看学生们是如何在这里挥洒汗水、体验快乐、收获成长。

现代农业技术专题项目体验

学生制作的汉服美美哒

专心致志地进行电路板焊接

体验泥造型工艺 本报记者 谷岳 摄

  天津北方网讯:智能家居应用设计、现代家政技术、泥造型工艺、现代农业技术、汉服设计与制作……这个暑假,来自和平区9所高中学校的2000多名新高三学生,在和平区劳技中心的31个劳动实践课堂上“玩”出了精彩。昨天,记者走进和平区劳技中心,看学生们是如何在这里挥洒汗水、体验快乐、收获成长。

  “大家注意一下,‘深衣’领口的裁剪尺寸一般是9至10厘米,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测量值进行调整。”昨天上午,记者首先走进了汉服设计与制作课堂。来自耀华中学的20名学生正在专业老师鹿慧延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测量尺寸对布料进行剪裁。“今年暑假,我们共开设了15门劳动实践课程,共计31个项目,全区9所高中学校的新高三学生在完成11个课时的线上学习后,以学校为单位来到中心进行2天半的线下学习。”在和平区劳技中心负责人董继超介绍的同时,学生们已经完成裁剪,进入了缝制环节。“之前在线上课程中,我们已经讲解过缝纫机的使用方法,现在大家注意安全,开始缝制你们的美衣吧。”装线、走线、剪线头……随着鹿慧延下达的“指令”,学生们在20台缝纫机上认真地忙碌起来。

  此刻在隔壁教室,来自耀华中学高三7班的学生李文博和团队成员正在为红外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进行着反复实验。在这个智能家居应用设计的课堂上,5个团队要设计制作各自的智能家居系统。李文博团队的设计项目是智能老年公寓,考虑到要方便老年人的居住,大家决定在公寓二层楼梯附近安装红外传感器,“我们希望只要有人上楼,周边的灯就会亮起来。”因为需要感知人体温度,把这个传感器安装在楼梯的哪个位置上才能让灯不早不晚“正好”亮起?为此,团队成员做了将近20次试验,终于找到了安装的最佳位置。那一刻,4个人激动地站了起来,互相击掌打气。“这种成功的喜悦来自反复的探究实验,更来自团队成员的通力协作,这就是劳动实践的魅力。”看到4名学生最终完成了设计项目的制作,董继超也很激动。

  在和平区劳技中心,有机械臂、机器人等科技含量颇高的课程,也有考验毅力与耐力的课程。走进电子控制技术课堂,20辆组装完毕的小汽车在“起跑线”上集结,但最终试跑成功的只有17辆。“别看这小汽车不大,但学生们要在两块只有火柴盒大小的电路板上完成近150个套件的安装和300多个点位的焊接,一旦有一个地方出现问题,小汽车就不能顺利启动。这个过程考验的是耐心、细心和精心,所谓的‘工匠精神’,追求的就是精益求精。”指导教师李耀斌说。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要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要确定劳动教育内容要求,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们重新设计了所有课程,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同时,注重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劳动之美。”董继超说。(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今日推荐
陆林:重视心理健康 帮助职工养成良好生活习
陆林:重视心理健康 帮助职工养成良好生活习

7月6日,在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详细]

独家专栏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