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微财经-财经媒体新门户 > 房产列表

  • 就地过年 “过”出了怎样的新消费?

      10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1月份CPI数据,同比下降0.3%,开年首月由涨转降,这样的数据在释放怎样的信息?而今年的春节与以往也不同,人员流动减少,留在当地过年的人数增加,这个春节,物价能稳定吗?供应跟得上吗?促消费会有效果吗?《新闻1+1》今日连线国家发改委市场与价...[详细]

    文 / 2021-02-15 热度:23

  • 津城过年请收好这份攻略

    内容提要:进入春节假期,滨海新区文旅市场开启“春节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推出融合“本地民俗+他乡特色”的多元节庆活动,让“就地过年”年味儿不减。 天津年味浓——2021贺新春   旅游  滨海文旅市场开启“春节档”  天津北方网讯:进入春节假期...[详细]

    文 / 2021-02-15 热度:20

  • 智慧交通提升天津市民出行体验

    内容提要:近年来,本市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刚刚发布的《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聚焦聚医疗、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推动智能服务普惠应用。   开栏语:近年来,本市加快建设新型...[详细]

    文 / 2021-02-15 热度:30

  • 浓浓年味儿带来家的温暖!经开区职工就地欢度喜庆祥和年

    内容提要:春节期间,天津经开区约5.6万名公寓职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选择就地过年。“一副春联、一盏灯笼、一盘饺子、一句问候……”这些对中国人来说专属的春节标签,非但没有因为大家不能回家过年而埋没,反而因为留在天津而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天津年味浓——2021贺新春 ...[详细]

    文 / 2021-02-15 热度:18

  • 新年纳余庆 嘉节启新芳

    天津年味浓——2021贺新春 “糖瓜祭灶新年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头儿要顶新毡帽,老嬷嬷要件新棉袄,新媳妇光看不敢要”。这是故乡微山湖边过年时的一首民谣,其中透出男女老少喜气洋洋过大年的浓浓气息。其实,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日,并非只指夏历的正月初一...[详细]

    文 / 2021-02-15 热度:21

  • 评论:家门口,也有“诗与远方”

    内容提要:“诗与远方”也许并不远,就近在咱们的家门口。近日,天津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十四五”开局之年,天津将着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打造“网红城市”。   天津北方网讯:“诗与远方”也许并不远,就近在咱们的家门口。近日,天津文旅部门负责人表示,“十四五...[详细]

    文 / 2021-02-15 热度:21

  • 西藏林芝发展桃花经济致富见闻

    内容提要:林芝意为“太阳的宝座”,平均海拔3100米。每逢初春,漫山遍野桃花次第盛开,与蓝天白云、雪山冰川交相辉映,成为独特景观。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林芝市“以花为媒”大力发展桃花经济,美了高原,富了百姓。   林芝意为“太阳的宝座”,平均海拔3100...[详细]

    文 / 2021-02-15 热度:22

  • 中老铁路建设工地上的中国年

    人民网曼谷2月13日电(记者孙广勇)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中老铁路应急工程——万象至万象南项目,中老铁路最长桥梁——全长7.53公里的逢通特大桥工地彩旗招展,鼓乐喧天,架桥机横卧在该桥229#墩与230#台上。中铁五局中老铁路建设者正在为该桥的桥梁首架做精心准备。11点58分,...[详细]

    文 / 2021-02-15 热度:24

  • 津门茶馆笑声朗

    内容提要:在九河下梢的津沽大地,相声是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不论逢年过节还是下班闲暇,天津人喜欢约在一起去听相声。茶馆相声文化也成了天津的一张城市名片、一道城市风景。 点击进入《中央媒体上的天津》专栏 天津年味浓——2021贺新春2021新春走基层 在九河下梢的津沽...[详细]

    文 / 2021-02-15 热度:21

  • 实体经济强势回暖 需求旺盛信贷“开门红”

    内容提要: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快,信贷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格局。不管是银行信贷“开门红”,还是经济数据的持续向好,市场已经明显感受到经济增长的回暖。 经济复苏的步伐加快,信贷市场呈现供需两旺格局。不管是银行信贷“开门红”,还是经济数据的持续向好,市场已经明...[详细]

    文 / 2021-02-15 热度:19

首页 上一页 191 192 193 194 195 下一页 末页 524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