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微财经-财经媒体新门户 > 房产 > 宅家、办公、出门在外 防护措施都必不可少正文
宅家、办公、出门在外 防护措施都必不可少
宅家、办公、出门在外 防护措施都必不可少
2020年11月06日12:54 来源:成都日报
秋冬季节,不论是宅在家里休息,办公室里忙碌,还是外出放松身心,防护措施都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发布的秋冬季节新冠肺炎居民防护指南,今日我们关注——场景篇。
居家
家中常备体温计、一次性医用口罩、免洗手消毒剂等用品;
保持室内清洁,经常开窗通风,增加室内空气流通;
注意个人卫生,勤晒被褥、勤换衣服,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水杯等个人生活用品;
咳嗽、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手帕或手肘掩住口鼻;
饭前便后、处理垃圾后、外出回家过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手,随时保持手卫生;
家庭用餐提倡分餐制,或使用公勺、公筷;
做好个人及家人的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公共交通工具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全程佩戴口罩。乘坐公交车、出租车时注意开窗通风;遵守秩序,主动配合接受体温检测等措施;注意手卫生,尽量减少触碰公共物品。避免用脏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
学校
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老师。因病缺勤时,要主动说明病因及就医情况;
在书包里备好口罩、纸巾、消毒湿巾或免洗手消毒剂等物品;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脏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手帕或手肘掩住口鼻。不共用餐具、水杯、毛巾等生活用品。
工作场所
进入工作场所时,要主动配合接受体温检测。休假外出时,要主动汇报目的地;因病缺勤时,要主动说明病因及就医情况;
开会、培训等选择相对宽敞、通风的场所,减少人员聚集;
在电梯、会议室等人员密集或空气流通差的地方要佩戴口罩;
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用脏手触摸眼鼻口等部位,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手帕或手肘掩住口鼻;
接触电梯按钮、扶梯、门把手等公共物品表面后,注意洗手或手消毒;
用餐时分散就座,减少交流,缩短就餐时间;
生产作业时优化工作工序,保证工位间距,减少人员聚集。
出差旅游
提前关注目的地发布疫情信息的官方公众号,尽量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出差及旅游;
准备好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手消毒剂等用品,旅途中做好个人防护;
服从当地疫情防控要求,主动配合接受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措施;
提前预约宾馆,了解景点景区是否需要预约购票,尽量使用电子支付;
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安全距离,人员密集时要佩戴口罩;
保持手卫生,尽量减少触碰公共物品,接触电梯按钮、扶梯、门把手等公共物品表面后,注意洗手或手消毒;
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时,暂缓行程,及时就医。
本报记者 王静宇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发布 明确8项医疗服务质量标准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参照《指南》要求,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详细】
流感季来啦,提高免疫力,这些干货请收下! 一场秋雨一场凉,入秋后气温开始降低,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免疫力的话题。生病就是免疫力低吗?为啥有的人免疫力扛不住流感病毒?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详细】
相关新闻
世卫组织和儿基会建议:12岁及以上青少年佩戴口罩
英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将必须佩戴面部遮盖物
山西省消协发布消费警示:科学选购儿童口罩
海口发布在校学生佩戴口罩指引 四种情形不用佩戴
法国媒体教民众戴口罩 逐渐摆脱“口罩无用论”
南宁市加强公共交通工具及场所清洁消毒 公交车出租车必须开窗营运
防护装备包括12件物品 每脱下一件都要洗手消毒
国家卫健委:不合理使用或浪费防护用品将被追责
精彩图集


